3、白兔湖:业绩变脸,打回原形 白兔湖的故事,很多人听说过。而所谓的各种思维不过是在寻找更好的表现形式让总分总更容易理解和操作而已。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的文章写道:“不要轻信TS,钱不到账的投资商都是耍流氓,我们团队一度在融资背景艰难的情况下,从去年12月到今天,一直把宝押在了一家已确定投资的传统药企,连投资协议都走完了,变卦其实只在一夜间,但调整已经来不及。1018只当时没有流通股的“僵尸股”中,76.23%有了流通股,其中310只股票已经有成交记录了,而这310只股票中,还有137家企业已经完成了融资;而去年有流通股的682只“僵尸股”中,51.32%已经“复活”了,有交易的261只个股中,有96家企业完成了融资。
有意思的是,2016年12月,《人民日报》曾刊文评论“地铁扫码”: 像朋友在地铁里遇到求扫码的“创业者”,只求扫码博关注,不靠产品赢口碑。
我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增长没有兴趣。
但白酒企业却试图颠覆这一观念,它们纷纷表示白酒一样可以做出好喝的预调鸡尾酒。
此外,由于BAT资源的稀缺性,一些创业者所期待的流量资源以及业务上的合作不如预期,甚至并没有达成任何合作。 内容创业和软文其实一开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做内容,内容创业做的内容是吸引粉丝的内容,然后做社群,然后根据足够粉丝群的需求,推出粉丝需要的产品或者内容来变现,最后,干自己的平台,以前《罗辑思维》凭借优酷、喜马拉雅FM这些平台获得用户,现在直接把用户拉到自己的平台上,这个平台其实和优酷、喜马拉雅FM并不二致,差别的是,以前是寄予篱下,现在独立门户而已罢了! 那么,软文创作呢?最初做的是内容,也许有的人会做一辈子内容,当然,也有高手写出名堂之后,有了足够的订单,自己完成不了,然后再找人写,逐渐成规模之后,组建公司,或者工作室,进行分工,在这个领域上进行创业! 从这一点来说,内容创业和软文营销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内容创业成就了个人,通过人拉粉丝然后变现,而软文营销成就了企业,诞生了新的行业,企业从大量软文中获利,然后再花钱写软文,反反复复的成就了一个行业。汉考克以Uber为例,Uber员工苏珊·福勒(SusanFowler)状告上司存在性骚扰行为,并称人力资源部“走错了方向”。
目前,其中的856家已经复苏,复苏的概率达到50%。而俏江南的经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急需资金支持。而是看网页结构本身的关键词频次分布。
凭什么?!就那么三五个人,两三条抢,我们耐以生存的产品多长时间可以上线?上线之后多长时间可以给客户试用?多长时间可以成熟全面推广?2年1%,那3个月内要实现什么目标?半年内需要实现什么目标?第一年需要实现什么目标才能保证第二年可以完成这个目标? 这些问题可能高层也有想过,但是似乎并没有给到我们一线员工更多可操作可执行的实现路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基本都处于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
所以这句话我完全认同旭豪对创业者来说,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你们的竞争对手,一提到就有很多的创始人,包括经纬系很多创始人心胸都不够大,一讲到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绝对不行,我根本看不上他们——这是完全错误的,要的是旭豪这种心态——互相学习、贴近、成长。